2025年3月15日,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简称《标识办法》),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。这一新规标志着我国AI内容治理进入新阶段,为数字内容生态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。
随着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(示例数据:2024年全球AI生成内容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美元),深度合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文本、图像、音视频创作领域。在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引发了虚假信息传播、版权争议等问题。
数维云AI研究院专家指出:"新规的出台填补了AI内容标识领域的监管空白,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内容溯源,既保护创作者权益,又维护了网络生态安全。"
服务提供者需根据《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要求:
明确禁止以下行为:
强制性国家标准:《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》同步实施
实践指南: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服务提供者编码规则》已发布
未来还将陆续推出各文件格式元数据标识规范、应用场景标识方法等配套标准。
新规实施将带来三大影响:
数维云技术专家建议:"企业应提前规划合规方案,建立内容标识技术体系,确保在2025年9月前完成系统改造。"
—— 本文基于官方文件解读,具体实施以相关部门解释为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