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新规解读:2025年9月起全面实施标识管理
核心要点:
- 四部门联合发布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
- 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
- 涵盖文本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虚拟场景等AI生成内容
- 采用显式标识与隐式标识双重管理机制
一、新规背景与适用范围
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,生成式AI内容已占互联网内容总量的32%(示例数据)。为规范行业发展,国家网信办联合三部门制定了14条管理办法,明确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进行标识。
二、标识要求详解
1. 显式标识要求
服务提供者必须根据不同内容类型添加明显可感知的标识:
- 文本内容:在起始、末尾或中间位置添加文字/符号提示
- 音频内容:添加语音提示或音频节奏标识
- 视觉内容:在图片显著位置、视频起始/播放周边添加标识
- 虚拟场景:在起始画面及服务过程中添加标识
数维云AI内容检测系统显示,规范的显式标识可使用户识别准确率提升78%(示例数据)。
2. 隐式标识要求
服务提供者必须:
- 在文件元数据中添加内容属性、服务商信息等
- 鼓励采用数字水印等先进技术
- 确保下载/导出的内容保留完整标识
数维云研发的隐形水印技术已实现99.2%的内容溯源准确率(示例数据),为行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。
三、实施意义与行业影响
新规实施将带来三大积极影响:
- 提升内容透明度:用户可明确区分AI生成与人工创作内容
- 规范行业发展:建立统一的内容标识标准体系
- 保护知识产权: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内容溯源与权属确认
专家提示:内容创作者应提前了解新规要求,选择符合标准的内容生成工具。数维云等专业平台已率先完成技术适配,为用户提供合规的内容生产解决方案。
信息来源:国家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文件